对不同的人而言,宪法代表着不同的颜色。
西子湖畔,青砖楼内。1953年,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团队度过77个日夜,在这里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草案初稿。
对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来说,宪法是红色的。
在开天辟地的红色征途中,“五四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建立了中国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政治制度,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石。
宪法的红,象征着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浇灌出的鲜艳旗帜,照亮了中国从历史深处走向光明未来的法治道路,引领亿万人民在法治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国徽悬挂,灯光璀璨。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人士齐聚人民大会堂,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
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来说,宪法是蓝色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境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确立,先后颁布了63部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入,全社会法治观念显著提升……
宪法的蓝,象征着法治建设者的广阔视野和深远追求,体现了他们在法治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不懈努力。
晨光熹微,青春肆意。2024年12月4日,第十一个宪法宣传日如期而至,北京市2000余所学校开展宪法晨读活动,学子们以热忱捍卫宪法存眼,法治精神的根基在校园深深扎根。
对于新时代新征程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宪法是金色的。
“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来抓。”开展宪法主题宣讲,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参观宪法宣传教育基地,打造宪法宣传地铁列车……北京全市集中开展各类特色宣传活动,掀起学习宪法热潮,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宪法的金色,来源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梗在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宪法的颜色,是多元而丰富的,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上的文字,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宪法以其不可动摇的地位,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规范了国家权力的运行,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宪法的颜色,也是温暖人心的,它给予我们前往未来的方向和力量,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坚定的信仰,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希望。
新征程上,让我们携手并进,在宪法光辉的照耀下,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