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延庆法院召开涉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类案件审理情况新闻发布会
作者:邢瑾霞 吴嘉琪  发布时间:2024-08-09 17:40:58 打印 字号: | |

“在健身房因为器械故障受伤,商家声称非质量问题拒不赔偿,那我就只能自认倒霉?”

“健身房闭店,短信通知我说把我的会员权益转给其他店,那我是不是只能被迫接受?”

“当初说好要一直带我的私教离职了,但我不想接受健身房提出的换私教方案,怎么办?”

……

在这个热辣滚烫的奥运之夏,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尽情展现风采、突破自身极限,也掀起了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大背景下的全民健身热潮。挥洒汗水“燃”起来的想法虽好,但也需警惕健身房办卡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和纠纷。那么,办了健身卡之后遇到问题又该如何应对?

2024年8月8日,在我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延庆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涉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类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此次发布会由延庆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尤文军主持。北京市人大代表王桥海、徐建喜参加。

目前,体育行业经营者广泛以预付式消费模式作为主要经营模式,对促进消费、繁荣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预付式消费付款在先、消费在后、时间跨度大等特点也使消费者承担了商家违约的巨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近年来,延庆区以用好冬奥遗产为牵引,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成为北京市全力推进首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据延庆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董晓军介绍,该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审结近200个涉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纠纷案件,相关案件存在标的不大、群体诉讼、缺席率高、调撤率低、执行率低等特点。其中,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占比约95%,多因退费退卡引发,涉及法定或约定的合同解除权、价款返还请求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占比近4%,多因健身房运动中受伤、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等引发,主要涉及获得赔偿权。延庆法院还充分利用与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联合推出的“12345+12368”双线联动对接机制,通过大数据排查精准分析近三年市民向区体育局提交的296件12345工单,发现预付式消费引发的工单占比72.3%,退费相关需求尤为突出。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王薇表示,预付卡是消费者给商家的“信任卡”,不应沦为“套路卡”。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纠纷成因主要包括经营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运营规划缺少前瞻性、预付式消费合同条款约定不规范、预付式消费资金监管不到位、法治宣传力度不足等5大类。为紧扣民生痛点,从源头上堵塞预付式消费模式的制度漏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王薇庭长呼吁经营者、消费者、监管者等多主体同心联手积极作为,并从营造安全舒适健身环境、增强行业服务意识、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开展消费引导宣传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加强行业管理力度,净化预付卡消费市场环境。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刘曼宜发布了三起涉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纠纷典型案例:一是健身场所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身体受损,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二是健身房停业后提出替代性消费方案,消费者有权拒绝,并主张解除合同、退还预付费;三是私教合同具有较强人身属性,健身房不得基于格式条款约定自行更换私人教练。三起案例与群众健身日常息息相关,既为体育行业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指引,也是督促健身场所合法合规经营的“风向标”,有利于促进体育行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赵书博 白天艺(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