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郑东梅:山海无涯,攀者有志
作者:林益涵 康晶 谭志华  发布时间:2022-09-20 10:00:47 打印 字号: | |

“东梅姐,刚才那个案子的当事人打电话,说要提交新证据”“东梅姐,明天下午有个会需要您参加”“东梅姐,新闻通报会的稿子我改好了,您再审核一下”“东梅姐,您终于开完庭了,我去您办公室汇报个事儿”……对于习惯忙碌的郑东梅而言,同时处理类似的“多线任务”已经成为她熟悉的常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就在这样充实的日子中秉持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精神,保持初心不改、奔赴未来的热爱,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新时代法院人的奋斗故事。

郑东梅现任延庆法院审管办(研究室)主任、四级高级法官,自2009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来到延庆法院工作,如今已过十三个年头。参加工作以来,她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在多项工作上都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延庆区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法院新闻舆论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优秀公务员等多项荣誉称号。作为部门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她以身作则、敢于争先,带领部门连续多年荣立集体三等功,并获评延庆区政法系统先进单位,所在支部2次被评为“北京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

 

正义在肩:明辨之,笃行之

2019年,审管办和研究室完成部门合并,作为部门负责人的她,面临着更重的责任和更大的挑战。同年,她通过遴选考试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法官,从此开启了“一手抓综合,一手抓办案”的齐头并进。审判管理、新闻舆论、调研案例……综合事务复杂繁琐、千头万绪,时常令人应接不暇;审理案件同样不轻松,调查、调解、开庭、撰写判决,每一项工作都要付出精力和心血。这些工作交揉在一起,让郑东梅每天都要在不同的角色中变换,常常是刚刚还在审判台上主持完开庭、谈话,随后就在办公桌前撰写文稿,随后又出现在会议室里参加座谈研讨。在同事们的眼里,属牛的她似乎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每时每刻都能元气满满地迎接工作中的挑战。

温柔兼具果敢、娴雅不失庄严。审判台上的郑东梅,是一名“铁肩担道义”的巾帼法官。她将司法为民融入每一个案件中,用实际行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在她看来,审判业务已经不仅仅是工作的一部分,更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法官,您认真负责、公平正义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了我,所以您说的话我特别信服。”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对她的评价。该案中,原告要求被告立即支付拖欠的货款,并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被告却认为原告售卖的货物有质量问题,不符合交货标准。双方在庭审中“唇枪舌战”,言语、情绪越来越激烈,被告提出反诉,并要求做货物质量鉴定。然而,双方买卖的标的物属于特定的定作物,质量鉴定费用比较高,如果鉴定无疑会给当事人增加诉讼成本,且货物质量已经过了质保期。郑东梅法官耐心地安抚双方情绪,让双方冷静思考,仔细地帮助双方分析,从“共赢”的角度出发,反复为当事人权衡利弊,寻找矛盾化解之道。最终双方当事人都被郑东梅法官认真负责、公正办案的作风所感动,纷纷提出和解请求,原告也不再主张违约金。“老百姓的事儿没有小事,对法官来说这可能只是众多案件中的其中一件,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大事,我在审理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所以除了审判,我更愿意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真正的理解他们,我想这样才能让大家感受到司法的温度。”郑东梅认真地说。她心中有梦、眼中有光,她用自己的行动点亮司法光芒,照亮他人、温暖他人。

 

文章执手:博学之,慎思之

“荆溪惠子鬓鬅鬙,义理钻研到粹精。”在工作中,郑东梅十分爱钻研。她为数不多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被手不释卷所占据。实践、发掘、思索、探究……这些词汇可以说是郑东梅最喜欢的字眼。为了更好地挖掘调研、案例、信息等写作素材,她养成了随手记录的好习惯,无论是在办案还是日常学习中,只要发现问题,她就会立即记在小本子里,事后第一时间去查资料、解难题。在她的影响下,审管办(研究室)在信息、调研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当大家在写调研、写信息有困惑、有不解、有难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找“东梅姐”,她一定能给出更加理想的建议。周围的同事们时常被她的“奇思妙想”惊艳到,殊不知这正是她把功夫用在日常的努力结果。多年来,她在案海中拾贝,在书山中耕耘,用智慧之笔写下一篇又一篇“妙手文章”,多篇司法调研、司法统计荣获北京法院二等奖、三等奖,部分理论文章在《法律适用》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在京津冀、环渤海等法治论坛中斩获奖项。更加令人敬佩的是,尽管她已经拥有了丰富的调研成果,但她依旧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在她看来,值得研究的理论课题依然还有很多很多,她也会继续保持永不止步的奋斗姿态去攻克一道道调研难关。

磨砥刻厉,钩深致远。郑东梅这种爱学习、肯钻研的劲头也深深地影响着她身边的青年干警,成为了青年干警们优秀的身边榜样。“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受她的影响,部门干警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在相互勉励、共同成长上也更加志同道合。她组织部门干警们成立了“砥志研思”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思·享·汇”读书交流和业务学习活动,干警们启迪思维、碰撞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同步提升,不断强化干事创业的本领。在政治理论学习上,郑东梅重实效、讲创新,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策划开展“以青春之我 担时代之责”“红心向党 一路成长”等别开生面的支部学习活动,多次得到“北京法官”“青春延庆”等官方微信号的推介,在党建工作中形成有力地品牌效应。在业务学习上,她经常领学最新实施的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在“八小时”之余带领干警们集体“充电”,不断提升业务知识水平。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就是郑东梅给大家带来的“宝藏”。

 

追梦于路:开拓之,坚守之

漫漫远路,坚心求索。一提到郑东梅,同志们的印象就是有闯劲、能吃苦、敢拼搏。多年来,她立足本职工作,精耕细作,一路“通关升级”,在工作上接连实现“零”的突破。

2015年,在她刚负责研究室工作时,延庆法院没有没有拍过微电影、没有开过新闻通报会,一切都得摸着石头过河。但面对未知的领域,她丝毫没有畏难情绪,带领部门干警,不断摸索、学习、尝试,挖掘审判执行工作亮点,将鲜活的司法实践搬上屏幕。在大家不懈努力下,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延庆法院第一部微电影《最初的梦想》于2016年出炉,此后郑东梅又连续组织拍摄了《笑脸》等6多部微电影,用心讲述着延庆法院司法为民的动人故事。

记得2017年刚开始要决定召开新闻通报会时,有部门干警对此缺乏信心,觉得延庆地处北京远郊区,交通条件不便,即便开了新闻通报会也得不到太多关注。但她并不这样认为,她跟干警们说,“咱们延庆是比较远,但咱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咱们抓住自己的特色,就一定会有人关注。”带着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她和干警们开始了新闻通报会的策划、选题、组织、撰稿等工作。为了扩大新闻通报会的影响力,她克服困难,多方联系,建立新闻媒体微信联络群,在疫情防控初期,司法公开的脚步并未因此停歇,她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线上收看,获得一致好评。从2017年第一期新闻通报会的召开到如今每季度至少一期新闻通报会,这项工作不仅坚持了下来,部分新闻通报会还得到“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微信号、《北京日报》、北京政法网等官方媒体的推介报道,她用自己的付出和坚持让很多新闻宣传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的突破,让更多更大更广的平台上都出现了“延法声音”。

2021年12月,延庆区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她光荣地以一名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大会。回顾过去成就,展望未来蓝图,她内心豪情满怀,更加坚定了一名法院人的追梦之路。“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即便未来依旧充满各种挑战,她依然会用不变的初心坚守在这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

 

实干于心:砥砺之,奋斗之

“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是郑东梅给自己设定的人生信条,也是她常常与部门干警们的共勉之语。尽管她的工作每天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但面对疫情来袭,她依然主动申请下沉社区参加核酸检测、卡口执勤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与党员社区“双报到”,积极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在她的带动下,这个只有9名干警的部门在疫情期间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11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300小时。

身为法官,郑东梅还十分热衷于普法事业。针对中小学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需求,她多次“送法进校园”,以模拟法庭、法治课堂的方式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她带领部门干警创建“法润夏都”社区法律服务诊所,与街道、社区开展党建共建,多次深入百泉街道、儒林街道等社区为居民们开展“订单式”“下沉式”法律服务,并为残疾人朋友开展专题普法,助力“无讼社区”建设。

郑东梅不仅是工作上的“能工巧匠”,她同样十分重视家风建设。她用一颗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共产党人之心深深影响着自己的家人,让自己的孩子们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一颗红色的“种子”,走好将来入队、入团、入党的人生三部曲。在她和家人们共同的努力下,郑东梅家庭荣获延庆区“文明家庭示范户”。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样子。作为一名“85后”的女法官,郑东梅用热爱和执着生动地诠释了对司法事业的“一往情深”,回应着、兑现着自己在法官入额时的宪法宣誓。她曾说过,要能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勇做司法事业的“攀登者”,要敢做人生路上的“追梦人”。她常说,她只是延庆法院所有奋斗者中的一员,是周围同事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工作热情一直在深深的感染着她,激励着她。在未来,她也将和更多延法筑梦者一起,踔厉奋发,笃行不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拼搏和奋斗为“后冬奥时代”延庆区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增光添彩,用青春和热血展现延法人在法治奋斗路上最美的青春模样!


 

 
责任编辑:赵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