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手记
朱建娜: 专注速裁绽芳华 为民解忧守初心
  发布时间:2021-12-16 15:33:30 打印 字号: | |


日前,北京高院开展了北京法院“群众在我心中·为民榜样”评选活动,于12月3日举行了评选结果发布暨颁奖仪式。北京高院刑一庭吴小军等10名法官获评“为民榜样”,他们的先进事迹诠释了北京法院始终不变的忠诚信仰和为民情怀,是教育引导全市法院干警牢记初心使命、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教材。

今天,与您分享“为民榜样”、顺义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朱建娜法官的故事。



因工作突出,朱建娜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模范法官、北京法院民事审判业务标兵、北京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她所带领的团队荣获“北京法院优秀速裁团队”称号。

为人民服务 做人民法官

2008年进入法院工作后,我从事民事审判工作整10年,审理了大量侵权类案件,那起“幼儿补牙死亡案”,我至今记忆深刻。没人能想到,只是补个牙,孩子居然没了。面对崩溃失控的原告,我理解她拒绝尸检的理由,因为我也是一名母亲。我选择做一个倾听者,倾听她的丧子之痛、愤慨之情和内心深深的自责,“您的痛苦我都理解,但请相信我维护您合法权益的决心。”几经波折,案件调解结案,原告送来锦旗时说:“失去孩子我很绝望,但你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因为懂得了人民疾苦,我才体会到,审判之于法官,不是权力,而是责任,是照进老百姓生活的那一道光亮。



2019年,我调任立案庭负责速裁民事审判工作。速裁案件标的虽小,案情却未必简单。面对不断攀升的物业纠纷案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更高效便捷地解决问题。

此后的一年时间,我带领团队多次走访社区、街道,倾听百姓的声音、了解他们真实诉求,并对顺义法院近20年间物业案件进行研究,撰写了4万字的调研报告。我们充分运用调研成果指导实践,总结出了物业自治、政府监管、行业调解、司法兜底四级倒金字塔型诉源治理模式,利用“吹哨报到”机制,对接12368平台,协同住建委、属地政府、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源头,2020年顺义法院物业纠纷同比下降八成。

因为听惯了世间纷扰,我才明白,法官之于社会,不是机械的裁判者,而是能动的建设者,在依法治国的大潮中,我们不仅就个案定纷止争,更能用裁判引领社会法治风尚。


△与社区工作人员交谈


今年是我来法院工作的第13年,我当选了顺义区人大代表,无论何时何地,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做人民法官,多办案、快办案,让“正义速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我始终牢记民如天、法如天,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上,为人民发声、为法治代言,让司法参与“中国之治”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赵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