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学
四辈人印象中的那盏灯
作者:谭志华  发布时间:2021-09-17 17:22:53 打印 字号: | |

我姥姥家屋后是大片大片的竹林,因此,竹子的各种制品成为了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竹子编制的箩筐、竹子碗筷、竹子水杯,竹子地板、竹子墙,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竹条灯。姥姥说她们小时候,晚上照明也是用的竹子,一根竹子燃烧完,就得紧接着接另外一根,竹条燃烧的那点火光,就是晚上照亮黑夜的光明。姥姥出生于1928年,她们那村子里的那一代人小时候,家里用的都是竹条灯,晚上走哪里都是点燃一根竹条,再背上一捆竹条,起风的时候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护着,生怕被风吹灭。竹条灯已然成了姥姥那辈人小时候照明的必需品,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一种用竹条灯的习惯,以至于后来用上电灯了,节省的老人还是惯用着竹条灯。竹条灯成为了姥姥那辈人、那个时代的烙印。

我的父母辈,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们小时候,是没有电灯的,妈妈说,老家到八九十年代才通上电,所以父母那辈人小时候晚上用的是煤油灯,他们小时候,称煤油灯为洋火灯,点燃煤油灯的火柴,也被称之为洋火,煤油灯是父母那辈人小时候黑夜中照明的光,到了晚上,众人围灯而坐,虽然忽明忽暗,却已感觉很是满足。竹条灯、煤油灯都特别容易着火,所以那会儿经常会有因为不慎打翻或者没有及时照看而着火的人家。我奶奶年轻的时候,家里就因为不慎用灯而着火了,木桥下面那块平地,就成了新房搭建起来之前的居所。

我们这辈人出生在九十年代,都说我们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长大的,所以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有电灯的,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的,但是小时候也是会停电的,一停电,我们这群孩子就高兴了,因为一停电,就不用急着写作业了,可以玩一会儿,可以等来电了以后再写,一停电,所有的小孩都跑出来了,在点着蜡烛的院子里撒欢地疯跑、打闹,那时候心里只盼着晚点来电,可以多玩一会儿。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停电成了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在我们小时候的印象里,电灯就是一个发光的椭圆球,发出的光泛着黄色,经常因为烧坏钨丝而发黑。

到了我哥哥的孩子和我的孩子这一辈,他们早已习惯了各式各样的灯,照明用的,装饰用的,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照亮着夜空,装点着城市的建筑。在他们的印象里,除了家里忘记交电费,或者是跳闸了,不然家里是不会停电的,晚上也一定是光明如同白天的,玩具也是各种会发光的。他们这辈人已经很少再见到我们小时候照明用的那种老式灯泡了,有一次,侄女看见家里一个落满灰尘的的老式灯泡,居然很好奇问那是什么玩意儿。如果说我们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长大的孩子,那他们这辈人,真是生在五彩中,长在幸福里。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今年是2021年,在这建党的百年间,四辈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姥姥那辈人用的竹条灯,父母那辈人用的煤油灯,我们小时候用的泛黄的老式电灯,到现在这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灯。这一百年,通过灯的变化和故事,我既看到了人民生活的改变,国家的发展变化,也看到了这变化背后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英雄壮举,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畏艰辛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祖国的艰苦奋斗。从国破山河碎,到现在中国以矫健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饱受欺凌压迫到翻身做主当主人,人民生活从物质极度匮乏,到如今实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人用历史和事实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未来可期,奇迹仍在继续。作为共产党人、作为法院干警的我们,从小就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长大的我们,如今已肩负着光荣的使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了完成这沉甸甸的光荣使命,我们也应该像革命先辈们般,传承他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铺好脚下的法治之路,我们也应该像一盏盏灯,照亮司法前进的路。

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灯,我们还想不到,但充满了期待,老一辈用热血、汗水,为我们赢得了当下幸福的生活,作为承先辈恩泽长大的我们也应该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续写神话,造福下一代。

 
责任编辑:赵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