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学
浮生半日闲
——记小城箱根的短暂停留
作者:裴小星  发布时间:2017-12-25 15:04:13 打印 字号: | |
  提到日本,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往往是繁华的东京、古典的京都或浪漫的北海道,殊不知在距离日本首都不远处有一座静谧的小城——箱根。二月初的日本之行,在紧凑的行程空隙间,我们选择了暂别繁华的城市,逃离都市的喧嚣,去享受片刻的宁静。

  从东京辗转到箱根时已是晚上9点多,夜色茫茫,强罗车站空旷得只有寥寥几名和我们一般的旅行者,听不到人们高声喧哗的声音,昏暗的路灯下,箱根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寂静悄然。当晚选择的是一家民宿,主人是一位看起来很和善的老爷爷,当我们放置好行李去前台借转化插头时发现屋里熄灯了,附近的住宅也早已安静无声,原来他是为了我们才等到那么晚。

  晨起,站在阳台上,眺望远处的山峦,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周围的节奏也不觉慢了下来。现在的箱根到处山峦叠翠,溪流潺潺,难以想象40万年前,这里曾经是一处熔岩四溅、烟雾弥漫的火山口,让人只能感叹大自然不动声色却惊心动魄的力量。

  来到强罗车站乘坐箱根登山火车,任凭身体随着那6、70年代的小火车缓缓的、亦或有些吃力的在崎岖向上的箱根的轨道上摇晃着。左右的景色可谓少有的绮丽,绿色的植物、忽的从岩石空隙中喷出的热气、顺山流下的暖洋洋的温泉、以及在温泉边上、树荫下面那仍未融尽的积雪。春的绿,冬的白,火山的暖,积雪的寒,处处矛盾的景致却搭配的无比和谐,让之前还不安分的眼、略微躁动的心不禁就这样被吸了进去,直到广播通知终点已到,才终于心有不甘的回过头来。

  观景的第一站是大涌谷。大涌谷是数万年前箱根火山活动后留下的最后一个火山口,终日白烟缭绕,它还有一个令人生畏的名字——大地狱,据当地导游介绍,这是因为大涌谷常年喷出的气体含有大量的硫磺,对动植物具有一定的危害,早年居住在此处的村民才给它起了这个名字,直到1876年明治天皇去这里参观才改名为大涌谷。大涌谷的黑玉子相当出名,其实就是温泉煮熟的黑壳鸡蛋,对外宣称吃一颗可以延长7年寿命,虽然不相信这个延年益寿的噱头,但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要尝一下传说中的食物,味道似乎与普通的鸡蛋并无不同。

  从大涌谷搭乘缆车到芦苇之海,便是驹形岳的南边山脚,也是箱根的核心地带——久负盛名的“芦之湖”。芦之湖也是因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火山湖,形成于3000多年前。都说这里是看富士山最美的地方,而游船更是游览芦之湖的最佳选择。站在甲板上,此刻的芦之湖明净如妆,惊艳了观景人的眼睛。晴空朗朗,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湖光山色中,远处的富士山似乎触手可及,湖山相映,波光粼粼,恍若身在仙境。

  海盗船的终点是箱根町港,换乘箱根登山巴士开始了美术馆探索之旅。雕刻之森美术馆坐落在群山之中,是日本第一家以雕刻为展览主题的户外美术馆。顾名思义,雕刻之森就是陈列各种雕刻艺术品的美术馆,其入口是一个玻璃外罩的电梯,进去之后是一望无际的山景,沿着小路蜿蜒而下,一路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雕塑,大到建筑,小至瓷器,包括各种材质。有些颇为有趣,独具匠心,其中不乏毕加索、佐藤忠良等名家的作品。参观累了还有温泉可以泡足,日本人的贴心可见一斑。

  从雕刻之森出来已是半下午,坐巴士盘山而行的下一站是玻璃之森美术馆。一踏入玻璃之森就像进入了童话王国,威尼斯风情的别墅和院落在远山的衬托下更显别致,开阔的庭院里分布着美术馆、花园、咖啡厅和商店。仔细观察,花园里晶晶亮的树木、瀑布、花瓣都是用一粒一粒的玻璃球制成。玻璃之森的美术馆分为两个展区——威尼斯玻璃馆和现代玻璃馆,更让人感受到日本文化的包容性,因为美术馆介绍的并不是日本本国的玻璃发展史,而是展示了意大利十五到十八世纪的古典玻璃艺术品以及现代玻璃作品。虽然不懂玻璃工艺,但仅为观看,精美的玻璃器具也足以赏心悦目。

  时近傍晚,阳光已经淹没在箱根的层峦之中,外来的游客们大半已经离去,小镇上昏黄的路灯又再次亮起。夜色之下,住宅的灯光投射到蜿蜒的山路上,隐约可以看到主妇制作晚餐的身影;街上的居民们互相问候,说笑着白天的种种;而那位和善的老爷爷房东也正站在门前,向我们挥着手:“欢迎回来,这一日辛苦了。”微笑着,我们向他挥手回应着,慢慢的,满足却又有些不舍的,登着那略陡的山路,向这一天的终点走去。
责任编辑:赵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