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学
人群与自己
——《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观后感
作者:曹成成  发布时间:2017-02-15 09:26:35 打印 字号: | |
  去看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片场里稀稀寥寥,大部分都是二十几岁的样貌,戴着眼镜,抱着麦当劳肯德基。每个导演背后都有固定的受众,忠实、执着,我喜欢李安,从他的电影、文字到人格,皆是才华。温文尔雅、娴静谦逊的男人,满是才气与动情,细腻真挚到极致。看李安的电影是从《卧虎藏龙》开始的,喜欢他的中国秀气,时常翻看之前的作品,注重个体内心的性情,理想、真实、自私、虚假……他通过自己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人性中看不见的情绪、信念、善恶,这就是厉害之处。

  《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讲的是荣誉技术兵比利回国授勋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疑惑与探索。充满陌生感的家,家人的喜悦是否更多出于英雄称号而非比利自身,只有姐姐凯瑟琳是真正关心比利内心想法的人,但是不是更多的归于歉疚感而非爱本身。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当舞台中霓虹闪烁、烟火升起的时候,如同战场一样,看台观众的变化万千如同伊拉克战事得波涛汹涌,观众们表面呈现对英雄的崇拜却轻蔑揣测军队的无聊八卦充满不屑,虚幻与真实层层叠叠、密切交织。影片中的故事动人又压抑,通过男主对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探寻,处处显示着主人公内心矛盾与疑惑:

  矛盾之一:娱乐至死的社会和肃穆崇敬的个体。这部戏的切入点是从战场回来的19岁荣誉兵比利回到祖国授勋的过程。荣誉兵作为真实个体,面对普罗大众滑稽轻浮的娱乐价值观,面对与战场环境迥然不同的生活,比利在战场中受到启蒙、面对失去、寻求超越与突破,突然甩过来一个看起来如此不真实的世界,少年内心寻找的归属感、认同感与社会的基本价值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如何找到内心的平衡,其实也是导演对自己的拷问,是否会因为大众口味的偏好影响导演自己价值的选择。在这部电影里,与其说是折服和平衡,不如说归于坚持,所以故事的结局是大兵比利回到属于他的战场,回到他的兄弟中间。

  矛盾之二:过程价值与结果价值。片子很动人之处在于对白的真实,比利一直在表明:“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军人。”“别人眼中的英勇,对于我而言,仅仅是真实的一天。”“我们所做的,不是故事或者观念,只是每天的真实生活。”当所有人都因为结果而骄傲欣喜却未曾看见习以为常的过程,这样的矛盾对个体的痛苦,所谓成败论英雄。影片中的典型表现是凯瑟琳与橄榄球小姐。本着比利的服役因自己而起,凯瑟琳千方百计阻止比利继续服役,这样的情绪和心念致使比利在片尾质问:我是不是从来没有让你骄傲过?这是比利渴求他人的认同感,希望有人能尊重个体自身的价值而非外在的荣誉与身份。 恋人角色的橄榄球小姐,从两人之间的相识到相爱,当恋人离别,比利说出差点不想离开橄榄球小姐的诧异并说出 “你是英雄,你应该回到战场”时,比利的眼神里的困惑感,对于价值的追寻到底是因为拥有了荣誉所以才有价值,还是追寻本身就存在价值,让人疑惑。

  矛盾之三:生命的真实与生活的迷幻。这是由发生在战场的故事进行切入,然后接连现实生活的故事一幕幕展开。战场对于大多数和平年代的人而言,应该是充满不真实感的,但这个故事偏偏就发生在战场上士兵引起的,这里失去蘑菇班长,对于事件的经历者而言,这是生命存在与失去的真实感,真真切切的疼痛、搏斗和混乱的环境存生出的。但是回到日常的生活呢,充斥着霓虹的日常,宣扬着娱乐的声色犬马,带着高帽子的英雄荣誉,大肆宣扬的英雄事迹但平常百姓显示出的陌生和不屑,使得比利站在舞台和人群中却是一片落寞之感。正如李安在记者会上所说:军人被告知如何在战场上生存,却没有被告知如何在战争后生活。如何面对回来后措手不及的生活,令人深思。

  冲突本身造就视觉上的观感,于是就有了戏,冲突点越多,戏就越好玩。《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写到:我喜欢拍各种尴尬,各种尴尬下人们的反映,很有意思。比利感受到的尴尬让他对外在的世界感觉忽近忽远、模糊不定:舞台与战场;陌生与熟悉;真实与虚幻;敬与谑……最喜欢的地方是比利的眼神,困惑、挣扎、悲伤、与世隔离、喜悦。任何人的坚守都无所谓公平与指的,或许人一辈子也找不到比生命、比自己更浩大的未知,但对于某些人来说,none is better than a little ,life is just life ,a real life ,please just move on 。

  如何在人群里寻找到自己,站在人群里必然是温暖的,强大的依靠感让自己感觉认同和归属,但是一个人的风景实属特别,也许独立的真正意义仅在于人群里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一直坚守,无论路漫漫,人生道阻且长。
责任编辑:赵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