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认识和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道路 牢固树立正确的司法指导思想
——北京市法院2009年新录用大学毕业生培训班总结汇报发言
作者: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李响  发布时间:2009-09-15 11:05:33 打印 字号: |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此我代表第一、二组全体学员向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各位学员做如下总结汇报。

  今年是祖国六十岁华诞,回首六十年风雨历程,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是新中国伟大进程的历史丰碑。法治之路是人类通往进步与幸福的话题。法律的本质是以经济基础为根基的上层建筑,以国度为疆域,以国情为基础,作为刚从象牙塔走出,迈入首都法院大门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在思想和情感上高度认同并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道路。

  对于以成为一名合格法官为职业目标的我们而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意味着需要从思想认识方面、业务能力方面和品格作风方面,不断提高,不断升华。法官追求的是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大局意识,提升政党觉悟,培养人民情怀。

  在业务能力方面,我们需要将所学的法学理论转化为司法裁判规则,尽快从研究型向应用法学转变,以平衡多数人利益诉求、化解矛盾纠纷。

  在作风培养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中国法治进程转变的复杂局势,慎重处理与律师、朋友、熟人的关系,树立慎权、慎友、慎独的职业价值观。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政法系统工作者,进入法院的第一天,我们便把“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牢记在心中。“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宪法法律至上。”这就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

  尤其对于我们这些“从校门到校门”的新人来说,“三个至上”指导思想正是指引我们“踏入司法殿堂,践行司法理念”的准绳,司法正义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则是社会最后的良心,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

  是的,我们是幸运的,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有幸见证中国法治的进步与昌明,得以为首都法治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人生,今年是祖国六十华诞,也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开始,待到祖国百年华诞之时,我们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吧!我们可以满怀情感地对后人讲述自己见证的重要法治进程历史时刻了吧!或许这种想法太过浪漫,但就是这种浪漫的情怀、浪漫的梦想与首都法治事业、与共和国法治进程同行,人们常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舞台,那就用自己那颗公正、明白、便捷、受人尊重的诚心和对人民的情怀为自己的政法工作不懈的奋斗吧!

  最后我代表第一、二组的全体成员,祝福和我们一样奋斗在政法工作道路上的你们,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