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锻炼总结
作者:谢伟勇  发布时间:2008-10-20 10:24:59 打印 字号: | |
  到青海,去感受行走在高原的法律;到派出法庭,去感受老百姓打官司时法庭的调解作用;到立案接待部门,去切身体会诉讼对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通过青海实践、派出法庭锻炼和涉诉信访接待部门实习,我亲身感受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了解了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群众、法官的生产生活情况,对社情民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深入骨髓的信念,一个引导行为的准则,一个自觉的理性认识。

  一、青海社会实践

  在青海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入到青海省海晏县法院、刚察县法院、共和县法院及该院龙羊峡法庭、互助县法院和该院北山法庭等基层法院和派出法庭考察,了解了青海基层法院案件类型、数量、特点以及法官的工作和生活等基本情况,感受到了我国发展的不平衡,并为青海法官在艰苦条件下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通过深入西宁钢铁集团公司、互助县西海油脂厂等公司企业和农村、牧区参观考察,了解了青海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他们的司法需求。青海实践的体会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法学院里接收的教育,更多的是从法律效果看待问题,对社会效果考虑的不多,甚至有时会将注重社会效果看成是对司法权威和统一的破坏。通过进入法院以后的培训,对法律的社会效果有了新的认识。到了青海以后,在与牧区法院法官的座谈交流中,当地法官告诉我们,很多的离婚案件,在调解中,很多情况都需要双方父母和村委会参与才能达成调解协议,或者需要征求双方父母和村委会的意见才能做出判决,否则判决书、调解书可能成为一纸空文,毫无法律权威可言。而法院通过向村委会讲理说法,一方面可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法院的意见转化成为村委会和当事人双方父母的意见,最终成为当事人双方的意见,一个离婚案件就这样达成圆满的处理结果。这个在当地法院看来很普通的离婚案件处理方法,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在那一刻,我感到法律的社会效果如此清晰,就像是一个人一样站在我的面前,可以让我细细的瞻仰、揣摩和细心体会。不管是从理性还是感性,不管是从理论还是经验上我都从内心深处接受并感悟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真谛。

  (二)学习青海法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青海的气候很恶劣,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不适合办公。但青海法官却能始终坚守司法战线,在最恶劣的气候下坚持工作,毫无怨言。许多法官都是一身的高原疾病,但他们仍以顽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奋战在司法岗位上。法官常年深入牧区,就地办案,宣传法制,实行巡回审判,共和法院的法官们还要经常骑马到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进行法制宣传和巡回审判,其中的艰险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他们能留在那里,守在那里,就已经是一件壮举,但我们看到他们在努力的工作,奉献自己的青春、健康乃至生命,如果没有一种高贵的精神支持他们,那么在青海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就不会有这么一群可敬的人能坚守下去,就不会有这一片沐浴在法治阳光下的青草地。

  (三)深刻把握社情民意,亲身感受我国国情

  在青海实践过程中,我们到了青海的大小企业考察,到了互助县西山乡农村考察,还到了共和县拉乙咳麻村的牧民家考察。在高院综合处王处长与当地村民进行谈话了解村情时,我正好在场,知道了村里的收入、教育、村民文化程度、农作物种类及收成和价格等情况。在牧民家里,通过当地法官的翻译,我们了解了当地的草地承包、牧民收入、牧民子女教育、牧场、牛羊、草场存在的沙化和鼠患等情况。根据村民和牧民的基本情况,我还了解了当地的婚嫁风俗,也对当地人的法律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共和县法院与当地法官座谈时,当地法院一位李院长,正好就是原来在北京崇文区法院交流的法院领导,我向他请教了北京和青海法院的主要区别,李院长对北京法院和青海法院尤其是青海的基层法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使我深刻的认识了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也增强了我的使命感,对弱势群众的同情,使我更加坚定了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主持公平正义的决心。

  (四)深刻领会高院的一片苦心,学习提高组织能力

  此次青海实践,参加人数多,实践时间长,组织难度非常大。更考虑到高原的艰苦环境和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可以说,在来青海之前,很多人都暗暗捏一把汗。为了确保此次青海实践的万无一失,北京高院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开展的大量的工作,其中的辛苦和高超的组织能力让人由衷叹服。高院综合处的王京庄处长每天都要来看望大家,关心我们的身体和学习状况。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原子弹研制基地,有幸能与王处长同行,王处长不仅我们讲述了许多发生在我们脚下的原子弹研发过程中的感人事迹,还向我们讲述了此次青海实践的准备过程,让我们深受教育和感动。王处长还告诉我们,翟院长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我们这批远在青海实践的新录用大学毕业生,每天都要听到我们在青海一切安好的消息才放心,让我非常感动。我到大兴法院后就分在政治处工作,在防化学院集中培训时,我是本院的带队人,还是第五组的组长,在青海实践中,我也负责协助本院带队人管理,对我的组织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组织能力是政治处工作人员必备的能力,通过学习高院对此次青海实践的周密组织和精心安排,对提高我的组织能力和工作水平也有很大帮助。

  (五)欣赏高原风光,提高个人修养

  草原上弥漫的青草味道,让我觉得我的鼻子变成了可以品尝的嘴,我贪婪的呼吸,正如我大口的吃着这里新鲜的、混杂着无限风光的空气,我体会到了什么是视觉大餐。连绵的草原,在那看起来不远的尽头与天空相连,站在草原上,感觉自己真的是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整个人也被空气充满起来,顿时无限高大起来,人的高度,就是天的高度。在这无边的空旷中,可以感受那无边的充实。那些一直以来操心的事情,也化在这片能承载万物的土地上,我的心豁然开朗,顿时变得空灵起来。

  在去青海湖的路上,看到草原上的羊群,洁白的,像一朵朵白云,洒落在草地上。一个牧羊的人,被晒的黝黑,他的衣服,是灰色的、破旧的,看起来并不像我们一样光艳洁净,他们的手,很黑,像脚下黑色的土地的颜色。这片洁净的土地,让牧羊人身上带土的衣服也洁净起来。他的眼睛,和青海湖水一样清澈,如蓝天般明亮,像白云般纯洁,似青草一般充满生机。在那片草原上,我知道牧民过着艰辛的生活,但他们的灵魂的高尚的。高原给他们高尚的心志,草原给他们开阔的胸襟,蓝天给他们纯洁的心灵,白云给他们高贵的灵魂,他们就如青海湖一般,是高原上的明珠,天边的祥云。我想,在我如痴如醉的看着这些风景时,我的心会不会也和青海湖一样澄澈起来呢?曾经的忧郁和哀伤,像附在身上的毒,经不住高原上带强紫外线的阳光普照,一会就烟消云散了,我开始嘲笑起自己以前那无病呻吟的惆怅。

  二 派出法庭与立案部门实习

  从青海实践回来后,我被派到我院较偏远的派出法庭安定法庭实习。安定法庭承办各类民事、商事案件,并且有着专门的立案接待窗口。作为扎根基层的派出法庭,安定法庭地处郊区,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有利于新进人员全面接触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综合素养。由于辖区内所辖农村较多,相比市区内的派出法庭而言更有着自身的特点,当事人的法律知识更加匮乏,化解纠纷的压力更大。但郊区的派出法庭却在推进新郊区、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民法院联系农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法庭,能够更贴近基层,更深层次的了解社情民意,体味基层生活实际,同时也能更大限度的将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在法庭实习,由于自己实践经验匮乏,感到面对工作时有些茫然,但通过认真做到“四勤”,对自己有很大的提高。一是脑勤,要勤动脑筋,善于思考,从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问题,时时向经验丰富的法官学习,力争做到全面、细致。二是口勤,虚心向庭长、法官和书记员请教,向身边的每一位同志进行请教。三是腿勤,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和调查研究,努力做到学有所获。四是手勤,勤于动手,努力工作,要细致琢磨,反复推敲,注重实践总结和理论积累。

  在立案接待部门实习过程中,第一次与当事人面对面,显得有些紧张。但看到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和对司法服务的热切期盼,我的紧张化为对对当事人服务热情和努力为当事人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激情,多年的法律学习使我理性的分析判断,根据法律和法理解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对当事人进行诉讼指导,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法律规定,引导当事人理性的选择解决纠纷的方案。

  安定法庭还安排我们深入农村进行调研,我本人来自农村,在青海也考察了农村,正好借此机会将青海农村、江西农村和北京农村进行了一番比较,了解了各地农村的农民收入、消费、教育、生活水平、法律意识和对司法的要求。看到老百姓的法律需求,使我更加坚定了司法为民的信念。

  有幸能参加市高院组织的青海社会实践,深入到了法院边远法庭锻炼,通过近一个月的实践锻炼和思考总结,我亲身感受到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对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群众和法官的生产生活情况通过比较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社情民意有了更理性的把握,对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要求有了内化的理解和认可。一种蛹化蝶的转变正在我身上发生,正如我从一名法学院的学生到成为一名后备法官的转变,我正在努力着,期待以后从预备法官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法官的转变。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谢伟勇